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
 
 学院首页 | 首页 | 人事处简介 | 机构设置 | 模范专栏 | 师德师风 | 师资科 | 人事科 | 劳资与保险科 | 常用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师德师风>>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2018-11-09 16:24  

立德树人 拓宽渠道 创新思路 提高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把握规律,创新思路,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学生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调“教育以树人为本,树人以立德为先”。既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条主线,在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思政课建设体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十个结合”育人思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集体备课与个人特色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从思政课的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思想,坚持学术有自由,课堂有纪律,在引导教师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同时,要求教师个人要进行二次备课,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魅力。真正实现“立德树人、魅力课堂”。

(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多年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形成《黑河学院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及对策》报告,并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和各学院,有效增强黑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二是发挥思政课教师自身优势,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各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系。深入学生,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学术沙龙、主题研究、考研辅导等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同时与各学院的相关人员和专业教师工作进行有效沟通,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三是根据学校六个专业集群的定位,探索思政课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以教材为基础和依据,结合实际,优化篇章结构和内容,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实施专题教学模式。并选取能够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把握热点的教学案例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四)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班教学的基本框架下,利用一定的课时开展小班研讨(大致4-6学时),约10-20名学生为一组,结合专题教学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理论与实践核心问题作为研讨主题,分专题开展讨论,形成小组研讨成果,在大班上进行深入交流。既提高学生团结协作、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又实现成果共享,统一思想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弥补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思政课专兼职教师QQ群,打造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沟通交流平台,上传优秀教案、讲稿、课件,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三是借助微信平台分享时事信息、热点评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努力形成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良性互动,真正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

(六)假期社会实践与平时主题实践相结合

一是强化日常实践教学,以服务地方为切入点,构建“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地域特色建设好黑龙江知青博物馆、孙吴胜山要塞、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民族乡、中苏抗战纪念馆、瑷珲历史陈列馆、敬老院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主题实践教学活动。二是在已建立的区域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扩大实践教学范围,利用学生寒暑假回家就近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便利,与团委、各学院密切配合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实践教学网络,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多次在省内进行交流,并推荐到教育部。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七)过程考察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一是不断加大学习过程考察力度,改革传统考试方式,针对不同课程特点,采用半开卷、全开卷为主的考核形式、同时利用主题演讲、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答辩等多种过程考察形式。二是加大实践环节和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考核力度和比例,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如将学生参与的公益活动、读书感悟、社会实践等纳入到学生思政课的评价考核当中。三是改革期末考核内容,将理论、实践与日常表现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一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全以思政课课程为载体的基层教学组织,使新教师试讲、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中命题等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分课程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培养一批讲课好、受欢迎的思政课教师。三是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四是开展思政课重难点、具有黑河区域特色的思政课建设模式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现了教学研究与科研支撑的相互促进。

(九)理论宣讲与服务地方相结合

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分层次宣讲工作。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特色及专业优势,积极承办各级各类讲座,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十九大精神宣传工作,切实承担起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组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十九大精神助学团的研究和宣讲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对十九大报告及其重要文献进行深入学习研究,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十九大的精神实质,紧密联系学校发展实际,面向全校师生有效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实现校园宣讲全覆盖。二是探索开展各类干部培训和宣讲工作,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服务社会功能,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宣讲30余次。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上学下达”的工作职责。

(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有计划的安排教师省内外的交流与培训。通过学术上的交流、碰撞,激发了教师教学科研的兴趣,逐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交流层次和水平,促进了总体实力的显著提高。二是坚持将国内知名专家请进来,近三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邀请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徐晓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徐奉臻教授、黑龙江大学袁敏教授为全体老师进行了专题培训。他们的治学精神、教学点拨和大家风范,都为思政课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三是积极承办东三省哲学年会、国家自然辩证法年会议及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多位国家级专家为师生进行讲座、与师生进行交流,既把最新的理论政策和研究成果带给师生,又提高了黑河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实现了部门更名,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涌现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全体教师踏实努力、改革创新,在“十个结合”育人思路的框架下,既拓宽渠道提升了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又实现了 “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核心。真正增强了学生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进一步牢记使命,立足本位,坚持初心,实现梦想。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围绕黑河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总体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研究、经济建设、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同心协力,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


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1-2015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 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