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教育的守望者
—记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解辉
解辉,中共党员,硕士,教授,黑龙江省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任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二十四年,先后获黑龙江省十佳设计师、黑河学院教学名师、模范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称号的背后,是解辉教授砥砺深耕、履践致远的辛勤与奉献,亦是其克己慎独、明善诚身的坚守与自律,她在工作岗位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以德立身,以情育人
解辉教授深知作为一名边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她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时刻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她坚信“艺术之美,始于心灵之善”。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她常言:“艺术家的眼界不应仅限于画布,更应心怀家国,用艺术服务社会。”在她的倡导下,学院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墙绘志愿服务队”,将“艺术应用实践”课内文化下乡、课外乡村志愿服务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常规课程教学和课堂外延,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服务项目。“服务队”成立以来,参与公益项目服务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每年志愿服务时长近2000小时,已完成黑河市新生乡(鄂伦春民族乡)、黑河市上马厂乡、黑河市罕达气乡、黑河市爱辉区外三道沟(知青村)、黑河市四家子乡、黑河市坤河乡、黑河市嫩江市新民乡、黑河市嫩江市塔溪乡等22个乡镇墙绘志愿服务,助力了边疆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艺术的社会价值,培育了他们用艺术温暖人心的意识,展现了美育的时代价值。

黑河市逊克县奇克镇百合村墙绘
潜心教学,追求卓越
解辉教授深知边疆高校远离文化艺术中心在美术教育资源上相对匮乏,在教学中,她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实践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学院率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数字库等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同时,她坚持“以赛促学、以展促学”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
她主讲的课程《动画编剧》获批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案例荣获“首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个人荣获“第二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三等奖,黑河学院“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微课获教育部学科竞赛“第五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动画组三等奖,2项教学成果荣获“黑河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个人作品先后获“2019年首届龙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银奖,“全省教育系统师生四季专题画展动漫设计类”二等奖,“首届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学成果展示”三等奖 ,“第四届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学成果展示”一等奖 ,2项教学改革案例荣获教育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指导学生在教育部学科竞赛“中国好创意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黑龙江省首届“田家炳”杯大学生美育成果展等各级展赛中获奖近50项。
在学术研究中,解辉教授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先后主持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项目10项,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参与省级以上项目20余项。作为第一主编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教材3部、著作4部;在《人民论坛》等发表论文、作品40余篇,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
回馈社会,传播美育
解辉教授深知边疆高校艺术教育在服务社会中的“使命与担当”,联合南京传媒学院举办的“潮起东方——三皮文化数字媒体交互非遗展”,为黑龙江省非遗文化“走出去”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推动非遗传播普及提供了新思路;联合黑河市委宣传部举办两届“达子香”创意设计大赛,发挥了地方高校在塑造传播黑河创意设计行业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推动黑河创意设计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她带领师生参与“中俄文化大集黑河学院师生艺术作品展”“深圳文博会”“黑河市文博会”“美育润江·创意赋能”黑河学院毕业生作品展”“社区美育工作坊”等各类艺术展示活动,将高雅艺术带入边疆地区和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敬业奉献,师德典范
她始终做到小事小病不请假,困难工作行在前。作为学院负责人她每次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克服自身困难,工作中带头作表率,成为教师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是教师团队的“定心丸”,是学生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强大后盾。她的敬业精神和师德风范,深受师生赞誉。
作为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她不仅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以其卓越的师德风范和不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了美育领域的一面旗帜,还积极引领全院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她定期组织师德教育活动,选树学院的师德典型,建立健全美院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师德观,营造了一个优良的教书育人环境。